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草木皆兵的意思啊)

2024-04-11 02:00:13  阅读 24 次 评论 0 条

今天新初三网给各位分享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的知识,同时对草木皆兵的意思啊进行解释,如果能正好解决你现在所需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成语草木皆兵的意解释

1、成语解释: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2、编号 20 成语 草木皆兵 注音 ㄘㄠˇ ㄇㄨˋ ㄐㄧㄝ ㄅㄧㄥ 汉语拼音 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 见到风吹草动,都以为是敌兵。 语本《晋书.卷一一四.苻坚载记下》。

3、亲,“草木皆兵”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把草木都当成敌兵。形容极度疑惧,惊恐不安。这则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4、解释:把野草树木都当成敌兵。形容在受到某种打击时惊恐万状、疑神疑鬼的心态。 皆:都。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

5、成语“草木皆兵”,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6、成语名字:草木皆兵 成语发音:cǎo mù jiē bīng 成语解释: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草木皆兵是成语还是词语

草木皆兵是成语。读音 cǎo mù jiē bīng。释义及出处 释义:兵:士兵。把野草树木都当成了敌兵。形容过于紧张,疑神疑鬼,稍有动静就感到惊惧。

草木皆兵是成语 cǎo mù jiē bīng [释义] 木:树;皆:全;都是。野草和树木都像是兵士。比喻军队败退时心虚;把草木都看成为是敌兵。亦形容极度惊恐时发出多疑的错觉。

草木皆兵是一个成语,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误将周围的一切都当做敌人的状态。

“草木皆兵”这一成语,是出自中国历史上哪场战役?

草木皆兵这一成语出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淝水之战,典故是出自《晋书苻坚载记》。在公园383年,前秦皇帝已经基本统一了北方,他并部不打算止步于此。

前秦VS东晋 淝水之战此语出自《晋书·苻坚载记》。东晋时,强秦一直想吞并晋王朝,秦王苻坚亲自率领八十万大军,去攻打晋国。晋国派大将谢石、谢玄领八万兵马迎战。苻坚当然很傲慢,根本没把力量悬殊的晋军看在眼里。

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成语释疑: 唳:鸟鸣。听到风声和鹤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成语出处: 《晋书·谢玄传》:“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

淝水之战。是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的前秦和南方的东晋之间的战争。前秦以八十万兵力进攻东晋,力图统一,结果东晋谢安巧用计策,大胜前秦,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这个战役还有一个成语“投鞭断流”。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苻坚载记》,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公元383年,基本上统一了北方的前秦皇帝苻坚,率领90万兵马,南下攻伐东晋。

新高三网对于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的介绍就分享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草木皆兵的意思啊、成语草木皆兵的意思的信息,请及时关注本站的内容更新喔。

本文地址:http://chusan.gs61.com/news/21219.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meisecity 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更多精彩请访问我们的新高三网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