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新初三网给各位分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和作者详细介绍的知识,同时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和出处进行解释,如果能正好解决你现在所需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谁写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用以表达对亲人朋友的 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是: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这句话出自宋朝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朝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秋,当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是苏轼,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苏轼的《水调歌头》词作。原词内容如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和作者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北宋苏轼所作的《水调歌头》,原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代: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汉族,眉州(今四川眉山,北宋时为眉山城)人,祖籍栾城。
4、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sū shì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哪个朝代和意思?
1、宋代: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自:《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作者:苏轼 朝代:北宋 原文: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3、“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关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全诗和作者详细介绍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作者和出处的介绍,新高三网就与你学习到此了,不知道你从中是否找到了需要的信息 ?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