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磷燃烧实验(红磷燃烧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

2024-03-05 03:13:17  阅读 52 次 评论 0 条

今天新初三网给各位分享红磷燃烧实验的知识,同时对红磷燃烧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进行解释,如果能正好解决你现在所需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

本文目录一览:

红磷燃烧的实验为什么要先在瓶中加水再做实验

1、直接测量空气中氧的含量很难,集气瓶里提前有水,是因为反应耗氧,随着反应进行,大气压会把水压入集气瓶,以测定含量。

2、在集气瓶中加水或沙子,主要目的是防止反应中放热使反应物或生成物熔化,溅落在集气瓶底部,使集气瓶碎裂。

3、红磷燃烧实验,集气瓶中先加水是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有毒物质,其易溶于水,加热吸收,防止溢出,造成污染;红磷燃烧放热,加水吸热,起冷作用。红磷:是磷的同素异形体之一。

4、在红磷燃烧试验中,事先要在导管里注满水:因红磷燃烧消耗瓶内氧气,氧气占空气比例大约为1/5,如果导管未注满水,那么本来因该进入瓶内的一部分水用来填充导管了,所以瓶内水就少于1/5,使实验得到的结论数据误差大。

5、红磷燃烧后生成大量的白烟,这个白烟就是五氧化二磷,因为五氧化二磷有毒而且是四散飘逸的烟,所以放水是为了让它和水反应,反应后生成物为正磷酸(与热水反应)或偏磷酸(与冷水反应)。反应后处理掉就可以了。

6、水为了将瓶中的气体降到适温,便于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含量。原理:红磷只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为固体白烟。

关于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以及实验原理.

1、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这里需要解释的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实质上是和氧气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是氧气。

2、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②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3、红磷燃烧实验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实验,其原理是通过氧化剂与红磷的反应产生热量,使红磷发生自燃并释放出能量。红磷的性质 红磷是一种无色或淡黄色的固体,具有毒性和吸湿性。它在常温下稳定,不易燃烧,但在高温下可以自燃。

4、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原理是利用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而不与空气中的其他成分反应的性质。通过测量反应前后的压力变化,可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

5、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试验中,红磷燃烧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 ),文字表达式是(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箭头上写点燃 ),该试验的结论是(空气中有氧气、氧气能助燃、红磷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 )。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现象是: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等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水平面上升约五分之一。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如下:实验原理:利用足量红磷燃烧消耗密闭集气瓶中的氧气,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压强减小,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就是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

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生成固体,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通过气体的吸收:这种方法利用氧气对一些物质的吸收性质来测定氧气含量。例如,可以使用一种可溶于氧气而不溶于其他气体的试剂,如碘化钾溶液。

可以。bai一般认为红磷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燃烧du产物为固体五氧化二磷(体积变化可忽略)。用类似排水法的zhi方法来测定减少的氧气量。再结合原空气体积dao即可计算出空气中氧气含量。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选择红磷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约有1/5体积的水进入。

新高三网对于红磷燃烧实验的介绍就分享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红磷燃烧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红磷燃烧实验的信息,请及时关注本站的内容更新喔。

本文地址:https://chusan.gs61.com/news/1851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meisecity 所有,转载请保留出处,更多精彩请访问我们的新高三网

评论已关闭!